AG公司科技携手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赋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

2021-11-24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对抗,对抗的本质是攻防双方能力的较量,而能力的提升不仅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更在于网络人才的培养。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发布的《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版)显示,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高速增长,人才供需失衡是当前制约网络安全发展的突出瓶颈。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网络空间安全实战能力、加强高校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助力学院搭建网络空间安全仿真平台
作为985高校、“双一流院校”,吉林大学十分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多年来不断探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学校战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重大竞赛中斩获殊荣。
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探索过程中,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 原有实验环境无法快速更新
学院原有的实验环境是任课老师通过docker、KVM自行封装实验镜像搭建的,这种搭建模式工作量大、耗时长,无法满足实战模拟快速更新的要求,亟需一套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的网络安全仿真平台。
2. 定制化、体系化的专业课程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学院发现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开发定制化、体系化的专业课程,为实验教学和攻防竞赛的教学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以上需求并结合AG公司科技多年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AG公司科技通过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建网络空间安全仿真平台来满足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AG公司科技网络空间安全仿真平台可从以下方面满足实验教学和竞赛演练需要,提供各类网络安全对抗和教学场景,为学校开展网络安全人才竞赛演练和实验教学提供实验环境支撑。
a. 三类角色设置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求
AG公司科技网络空间安全仿真平台,可根据高校实际教学需求,设置教员、学员和管理员三类角色。老师作为教员可利用平台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定制培养方案并下发给学生,培养方案包含了课程内容、随堂试卷及实训任务,学员登陆平台选择实训任务即可开始实验。老师通过下发考试任务对学员开展阶段性考核,以掌握学员的整体学习状况。
拥有最高权限的管理员既可以查看正在进行的实训课程、在线用户、实训进度、课程进展、学生排名等实时信息,也可查看服务器、宿主机及实训资源的占用情况,方便管理员掌控实训进度的同时也能够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资源调度。
b. 多对抗场景及比赛模式提供实验环境支撑
本次吉林大学网络安全竞赛战队所使用的网络空间安全仿真平台,涵盖了单人、团队、人机对抗、人人对抗等多种竞赛形式,主要分为理论、CTF(夺旗)、CFS(靶场)和AWD(混战)等模式。理论赛题涉及网络安全的各个方向,可以考察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CTF模式涉及WEB、密码学、隐写、溢出、逆向、编程、综合等方向,可以考察学员对单一网络安全技术的掌握能力;CFS和AWD模式则为每个参赛队提供相同的模拟真实企业内部架构的实训环境,通过实战演练提高攻防能力。
教师同样可以对竞赛场景、竞赛题库、计分设置、虚拟机模板等内容进行管理,并可在参赛人员出现异常行为时进行分析和控制。
c. 共建精品课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教学与研究的学院之一,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授课老师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对实验课的内容有非常明确的需求。
通过与任课老师多次、深入的探讨,双方达成一致,以“共建精品课程”为目标,结合老师的特定需求,为校方定制化开发实验课程,涵盖WEB应用安全课程和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两大类。
兼顾教学需求、人才培养、战队赋能
AG公司科技网络空间安全仿真平台,集人才培训和考核评估等功能于一体,提供各类网络安全实训课程,覆盖网络空间安全基础、专业、前沿技术、企业安全实践等方向,并支持自定义课程,满足校方网络安全实验环境搭建、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的需求,以更加直观、参与感更强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吉林大学网络安全CTF战队经常参加全国各类信息安全大赛,并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该校通过部署AG公司科技网络空间安全仿真平台和200余个覆盖MISC、PWN、WEB等多种题型的题库,为战队队员提供丰富、多样的仿真环境,极大提高了战队队员的实战能力,有效为队员赋能。
本次的人才培养实践,有效帮助院校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未来AG公司科技仍将持续扎根教育行业,在高校网络安全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促进高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地深度融合,提高高校网络安全核心防御能力,为更多高校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